redis 实现延迟消息队列 2024-05-17 前端, 缓存, bootstrap, 数据库, redis 36人 已看 这里要注意 数据库要设置7的话 listen-pattern里也要是7。这将使客户端收到 Redis 第 7 个数据库中所有过期键的通知。这样 当过期之后就会onMessage方法里执行了。1.首先确认liunx中安装了redis。E: 启用 Key Event 通知。2.修改redis的配置文件。x: 启用过期事件通知。
Redis教程(七):Redis中Set类型的常用命令 2024-05-15 缓存, 数据库, redis 37人 已看 移动指定set中的指定元素到新的set中,myset减少一个元素apple,myset2增加一个元素apple。往Set集合中添加元素,自动创建一个集合myset,添加了四个元素。取差集,查询指定的set之间的差集,可以是多个set。取交集,查询指定的set之间的交集,可以是多个set。取并集,查询指定的set之间的并集,可以是多个set。判断某个值在不在set中,存在返回1,不存在返回0。随机抽取Set中的元素,随机抽取1个。随机抽取Set中的元素,随机抽取3个。随机删除Set中的元素,随机删除2个。
Java web应用性能分析之【高并发之缓存-多级缓存】 2024-05-18 java, 缓存, 开发语言 16人 已看 缓存是一种临时存储数据的技术,意味着在数据被使用之前将其复制到一个更快的存储介质中。在计算机领域,缓存一般用于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性能。缓存是一种提高系统性能的技术,但需要适时清理以避免问题。删除缓存可以释放存储空间并保持系统的稳定性,但也可能带来一些不便。因此,在删除缓存之前,我们需要慎重考虑,并了解系统的特殊需求。1.磁盘缓存:存储在硬盘等永久性存储介质上,用于加速数据的读取和访问。2.CPU缓存:位于处理器内部的高速存储器,用于暂时存储频繁访问的数据或指令,提高计算机的性能。
python的Serial 串口缓存区数据处理 2024-05-17 python, 缓存, 开发语言 17人 已看 没头脑很久没有处理串口数据,今日测试一个测距传感模块,用简单的serial.read没十几秒就屏幕冻住了,不往下print了。后来反应过来是不停访问串口,导致串口数据缓存区溢出了。有一个比较保险的方式如下,简单而言是成块读取缓存区所有的数据,处理完数据以后,再重新读缓存区所有的数据。
webpack优化构建速度示例-babel-loader开启缓存cacheDirectory: 2024-05-16 node.js, webpack, 前端, 缓存 34人 已看 配置后, 可以看到node_modules/.cache/babel-loader目录下生成了缓存文件,多次打包后,时间从723缩短到了529ms。同时我们还看到webpack输出了cacheable modules 672 bytes, 代表webpack缓存不会受影响。
电商秒杀系统-案例03-浏览统计的redis hash实现方式 2024-05-13 哈希算法, 缓存, bootstrap, 数据库, redis 32人 已看 在本篇博文中,我们将探讨如何在一个博客网站上实现文章浏览次数的统计功能。通过使用Redis的hash数据结构,我们可以有效地记录和更新每篇文章的浏览次数。接下来,我将详细解释具体的实现方法。在一个博客网站上,常见的操作包括发布文章、修改文章和查看文章。为了更好地了解每篇文章的受欢迎程度,维护每篇文章的浏览次数成为一个重要的功能。通过统计浏览次数,网站运营者可以获得有价值的用户互动数据,从而优化内容或进行有效的市场策略调整。
Redis-如何保证与Mysql数据一致性 2024-05-15 缓存, mysql, 数据库, redis 25人 已看 Redis 的延迟双删策略通常是指在主节点执行删除操作后,不立即向所有从节点发送删除指令,而是将待删除键的信息放入一个待删除键列表中。在一段时间后,再次检查待删除键列表,如果这些键仍然存在,表示可能有读请求在此期间访问了这些键,那么就执行第二次删除操作,确保从节点的数据与主节点保持一致。MySQL 的延迟双删策略类似于 Redis,主要是指主库在执行删除操作后,并不立即向所有从库发送删除指令,而是将待删除数据的信息先记录到 binlog 中。在一定时间后,再次检查待删除数据,如果依然存在,则执行删除操作。
Redis Pipelining 底层原理分析及实践 2024-05-13 前端, 缓存, bootstrap, 数据库, redis 48人 已看 在数据量比较小的时候没有出现问题,直到有一条收到了Redis的内存和cpu利用率的告警消息,我们发现这么使用是有问题的,核心原因在于list的lrem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是O(N+M),其中N是list的长度, M是要移除的元素的个数,而我们这里还是一个一个移除的,当然会导致Redis数据积压和cpu每秒ops升高导致cpu利用率飚高。对于服务端来说,所需要的是能够处理一个客户端通过同一个TCP连接发来的多个命令,可以理解为,这里将多个命令切分,和处理单个命令一样,Redis就是这样处理的。